我喜歡騎著車想事情。

以下是我今天想到的一些零散的事。


 


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什麼是「真」,

對我來說,最極端的就是:


凡不是真的,就是假的。

例子:

倘若真實的狀況是「徐大是個人」,

那麼除此以外的其他都是假的,
「徐大不是個人」「徐大可能是個人」
「徐大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凡不是那真實的狀況就是假的。

 


假設我在路上看到一棵樹很美,我覺得很感動。

當我在轉述「我看到那棵樹美我很感動」的時候,

我就是在說謊,就算是是很接近,但還是假的。

只有在那個我看到樹很感動的當下,才是「真實的狀況」,

除此之外都不是。而那個狀況是無法用說的用寫的,所以

「真實」無法表達,真實是一種狀態。

只有在「真實」中,才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

 

 

 

假跟真的關系

 「真」一定先於「假」,而假一定要有「真」才能存在,

就像是一定先有翠玉白菜,才會有翠玉白菜的膺品。

也就是,「假」一定是「真」的延伸,

一定要跟「真」連在一起,一定要附著在「真」,

但是「真」跟假一點關係都沒有。

翠玉白菜就是翠玉白菜,
本身並不需要「翠玉白菜的膺品」的存在才能證明翠玉白菜是真的。

也就是,

 不是真就是假,

 真不需要「假」就能存在

 真的存在不需要條件。

 

 

 




關於「我」的存在



使用語言的方式,可以看出一個人、一個社會的思考方式。

而「我的」是全世界的人都這麼講,

看到手,說,這是我的手,

看到腳,說,這是我的腳。

腦是「我的腦」,五臟是「我的五臟」,

手不是我,腳也不是我,腦也不是我,五臟也不是我。

這些不是我的東西組成的這個身體,當然是「我的身體」。

「我的身體」這件事,身體是不能沒有「我」而單獨存在的,

但是身體少了手少了腳,「我」還是存在。

至此,當我們在照鏡子的時候,
是不該認知鏡子裡的這個「身體」是「我」。

但是這個「身體」沒有「我」,無法存在,

也就是「我」這個概念先於「我的身體」。

 




再來,這個「我」的概念。

 

你回憶的時候是什麼視角?

是看不到自己的第一人稱視角,
還是可以看到自己在幹嘛的第三人稱視角?

想一下,

我想你應該會回答「第三人稱視角」。


這件事不是有點奇怪嗎?

明明這些事都是經歷過的事,就像現在我在打字一樣,

我的大腦存放的回憶應該就是第一人稱的面對電腦的畫面,

而不該是「看到自己在打字的畫面」。

可是人們在回憶的時候都是「看到自己」在做某事,

而不是看到「在做某事」。


當我們回憶起自己在幹嘛的時候,這種第三人稱視角就是疏離,

就是有了「我」跟「那時的我」。


也就是這個我是變動的,三歲的我跟現在的我當然不是同一個。


這個「我」被各種經驗組合的,

三歲的我三年間經驗了什麼就成為那個我,

二十多年來經驗了什麼就成為現在這個我,

這個「我」是各種條件的組合,

只要是被組合的東西就可以被分析。

那如果把這些組合的東西都分析了,還會有「我」的存在嗎?

 

 


越想越肯定,

『「什麼都沒有」的狀況』才是真實的狀況。


但就算「知道」了,不在「真實的狀況」裡,就還是假的。

近似真,靠近真,但還是假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ohvf 的頭像
    oohvf

    徐大觀察記

    oohv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