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是一些難以啟齒的小事。





這發生的時間約有兩三個月那麼久了吧?

一直在看房子的我,某一天在吃早餐看自由時報的房地產專刊時,
看到了一個台中房屋代銷經理對首購族的行銷策略:

「針對首購族的建案,大都是總價較低的大樓公寓產品,
建案離市區遠一點沒關系,首購族大多是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活動力十足,不介意機能較差的地段;

單位小也沒關系,首購族通常人口簡單,但是,建案的大樓外觀、門廳要很氣派,
最好還能有一些公共設施,像是撞球室或是游泳池之類的。

因為,首購族對於自己在三十歲之前就有房產,通常會感到驕傲,
但是實際上居住的單位又比較小,所以需要豪華氣派的外觀門廳來向朋友炫耀。」


我邊看,邊覺得熱氣從脖子一直往上冒,冒上我的臉我的耳朵。

好丟臉好丟臉好丟臉。

那種被人家算中,自己掉入陷阱的感覺,讓我覺得非常羞愧。

@@@@@@@@@@@@@@@@@@@@@@@@@@@@@@@@@@@@@

今年過年,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我自己有很多新的看法,
那種新的感覺,總覺得今天跟昨天不一樣,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過日子。

我猜是開始注意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事。

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天,人本來應該是要覺得每天都不一樣,
只是心都僵化了,才沒辦法發現發現那些小事,而覺得每天都一樣。

前三個禮拜跟我老爹去看房子,那是棟二三十年的大樓,管理也很完善,生活機能非常的好,通風採光很好。
而房價嘛,二三十年……沒辦法貴到哪去。

當我發覺我竟然有「覺得住這邊真的很不錯」的念頭時,我發現我真的變的比較踏實了。
我之前對二三十年的老房子一點都不感興趣,我覺得那好像住在貧民區。

「可是我現在就是一個窮人啊。」我心裡這麼想。

難道我要證明我不是所以我要買昂貴的東西來證明我是富人嗎?

@@@@@@@@@@@@@@@@@@@@@@@@@@@@@@

我有些消費習慣真的很該死,
比如,我那五千塊眼鏡的是怎樣?七千塊的手機是怎樣?
五十塊就可以一餐了我一定要進餐廳吃飯是怎樣?
中古腳踏車不買就一定要買五千塊的淑女車是怎樣,而且還不是常常騎。
動不動就坐計程車是怎樣?想來真的很靠腰。

我有這些東西到底是想扮演什麼?我真的好虛幻。

辦信用卡一年半,雖然並不是卡奴一族,月月乖乖繳錢,額度七萬八可是從來沒刷超過一萬五,
但是前些天我上網算了一下我那張卡吃了我多少錢,我真的快哭了。

十五萬。

我到底在幹嘛?十五萬十五萬十五萬十五萬,這些錢到底去哪啊?我真的不太確定。

我沒辦法一個月存一萬塊,可是有辬法繳一個月一萬的卡錢?靠腰啦。

看來我說我愛錢是假的。

如果我真的愛錢的話,就應該把錢緊緊的留在我身邊而不是一大把一大把的花。

依照我花錢的這種速度,應該是錢跟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才對。

x的,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ohvf 的頭像
    oohvf

    徐大觀察記

    oohv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