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六歲的時候回到爺爺家跟兄弟姊妹住一起,因為大姑婆那時跑到花蓮出家了。
( 那間寺還在,老爹一直說要去那裡看看。)
中洲寮的產業全落在弟媳那家。
後來好像他們姓辜的那家賣那些土地也得了些錢,但是那三個兒子下場似乎都不好。
前兩個早病死,第三個在體育場流連。
(台南市人講體育場,現在就是公十一停車場後邊,永福路跟友愛路交叉口那裡的空地,有幾個大榕樹,
台南市一些遊民或是沒事做的老人會在那裡下棋或是閒扯淡。)
爸爸小時候在新美街住的可是兩樓透天厝,
結果回到原來的家庭是住在中山公園邊的貧民區,我問他會不會很不習慣,
他說:「小時候只覺得突然多出很多伴,而且住公園邊比住在市區好玩多了。」
大姑婆還俗回台南,之後我老爹也回台南娶妻,就又住回新美街的房子。
新美街的那間老厝,我在那出生的。
照片簿裡還有我一歲時,在大姑婆有棚架的古早床上玩電話的相片。
不過對那間老房子實在沒什麼印像了。
只記得,我媽說在新美街時,家裡成天都有人,飯鍋從來沒空過。
來找我大姑婆的人很多,來打麻將啦,閒聊啦,也有來請大姑婆看病的。
大概是大姑婆出手一直很闊綽,也常有來借錢的。
可其實家人們才知道,大姑婆沒什麼錢了,可是她又不讓來借的人失望;
這些借出去的錢,往往是又向別人借來的。
這些債,到大姑婆死了之後,還有人上門來跟我老爸討。
我的堂姊阿娟,因為從小媽媽過逝,爸爸阿海在老婆過逝之後又去當海員,總是不在家。
大姑婆很寵很寵這個堂姊。小時候就讓她學芭蕾學插花,高中念的是私立的長榮女中,
每天零用錢多到讓她可以請同學吃麵上冰果室。
那間新美街的老厝,因為我爸放棄繼承,後來成了阿娟姊的財產。
老厝的故事太多了;阿海阿伯在阿娟姊出嫁後就一直住在那裡。
女兒出嫁不到兩年,就過往了。被人發現的的時候,屍體周圍都是酒瓶。
- Jan 23 Wed 2008 10:15
【家族記憶】給我姓氏的那一家3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